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基本概况 > 六朝古城 休闲之都——新密古城

六朝古城 休闲之都——新密古城

关键词:六朝古城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六朝古城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xmzhang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0714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  滔滔黄河,巍巍嵩山;悠悠华夏,根系中原。

  中原一如丹青之笔,以5000年沧桑为墨,以泱泱中华版图为纸,力透纸背,浓墨重彩,绘画出5000年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。而在这幅长卷之中,新密,则是落笔的开始,浓淡相宜的古韵中,金戈铁马的铿锵,晨钟暮鼓的悠扬,明暗浮沉,冥禅致远……10000年前,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采集狩猎,繁衍生息,吹响了人类远古文明的号角。

  7000年前,伏羲在此正姓氏、演八卦、制嫁娶、始六畜,镌刻下中华文明的印迹。

  5000年前,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建宫筑殿,练兵讲武,研创八阵,奠定了华夏5000年文明。

  4000年前,夏启在此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--夏朝,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个华章的开始。

  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士与女,方秉蕳兮!

  早在2500年前,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就以这样的咏叹,感喟溱洧,而溱洧之水,隽永至今,大教无言,见证着古老的新密万年以来的沧桑。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这首脍炙人口、家喻户晓的诗篇,描写的就是新密溱洧文化,新密因此也是率先诞出诗行的地方。

  如今,古城寨遗址、李家沟遗址先后被评为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,新砦遗址、古城寨遗址被列为全国四大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”。

 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更曾有:“中华文明1000年看北京,3000年看西安,5000年看新密!”之慨叹!

  新密,华夏文明发祥地,羲黄文化之乡,承载千古帝都郑州之厚重,蕴势西南,蓄势待发!

  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新密,原密县,古密国!

  新密古城始于公元616年,历经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,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。

  新密古城,建于洧水北岸,城址规模宏大,墙高壕深,气势宏伟,千年之前的神韵,氤氲古城千年之后的雄浑。

  创建于隋代的古县衙,是国内现存历史悠久、规模宏大、保存完整的县级衙署,堪称“中国第一衙”。仪门前的莲池、大堂前的舆图,国内罕见;衙内监狱连续使用到2003年,创我国监狱使用时间之最,堪称世界奇迹。“新密古县衙,一部官文化”。踏上1400年前的幔地青砖,曾经威武的喊堂声,在古木掩映中,渗透出沾满铜绿的幽远……公元1001年,奉宋真宗之诏并赐名而建的法海寺,气势恢弘,保存完好。寺内的石塔,是全国唯一一座通体石塔,塔身上镌刻着“妙法莲华经”一部,共七万余字,因此又名“妙法莲华经石塔”。地宫内出土的三彩舍利匣、舍利塔,器形典雅高贵,敷面华美艳丽,为惊世国宝,分别珍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、河南省博物院。

  法海寺,古城地标,暮鼓声中,禅悟佛法无边的真谛。

  建于明洪武四年的城隍庙,现存建筑90余间。集钟楼、鼓楼、乐楼于一体的戏楼为歇山式高台建筑,其“悬梁结构”堪称古建奇观!

  始建于唐代的城门楼、元至正二年重修的文庙、清乾隆四十年所建的桧阳书院、以及各代所建的将军府、御史第、进士院、过街牌楼等二百余处建筑,无不体现出古城建筑艺术之妩媚!

  走在古城,仿佛走入繁花似锦的盛唐,沐浴着宋时的细雨,吹拂着元朝的清风,仰望明时的皓月,俯视清代的遗存,历史的旖旎和神韵早已融化在古城的灵魂中,随手拾一块残砖砾瓦,都能感觉到历史的凝重和深邃。

  一处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溱洧之水涣兮,见证新密5000年历史之兴衰。

  溱洧之水清兮,诉说新密5000年环境之秀丽。

  溱洧千古,在于文脉传承。古城千古,在于精神延续。

  新密古城像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,一幅中华文明发展长卷在这里展开,漫步古城,浩瀚的历史建筑、文物遗存让人发思古之幽情,顿然间有时光流转、心旷神怡之感。

  走进古城,踩着古街光滑的青石板,就像踩在历史岁月的碎片上。不知不觉走到古县衙,从县老爷升堂问案,到出游巡城、体察民情,无不让您大开眼界,饱览古代官文化的庄重威严。辞别县老爷,走上东西长街,几十栋素颜古朴的老建筑连成一体,巷陌悠悠,屐履声声,你听到的是穿越时空的足音,其间有商贾名流自信刚健的的脚步,有达官显贵雍容沉稳的脚步,有赶考学子挟风而行的匆匆脚步,有市井百姓轻闲信步的脚步……晨钟袅袅,暮鼓声声。

  青苔斑驳的青砖,枯叶覆盖的靛瓦,肌理虬劲的树木,悠长回转的游廊,就连迎面吹来的清风,都充满着远古的气息,引领着我们穿越千年时空,置身于千年之外。

  回望处,已发现,你正一袭长衫,穿梭于古街闹市、登临阁楼、聆听曲艺;赏玩花鸟虫鱼、琴棋书画,生发无穷意趣;流连在衙署文化、城隍庙的大型宗祀活动和文庙的书市书场中;寄情于状元牌坊下的才子佳人、忠烈牌坊下的铁血丹心;陶醉于堪称中国民族器乐活化石的超化吹歌乐曲之中……新密,作为一个集“历史文化旅游、民俗风情旅游、休闲度假旅游、趣味娱乐旅游和生态环境旅游”于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,新密古城与其它古迹旅游相比更具特色,在突出体现观赏性、知识性、娱乐性、情趣性之外,更讲求游客的参与。游古街、品小吃、听曲艺、赏密玉,一时间,你在历史中行走,抑或历史在你身边经过,已经难以分清,置身其中,身后已过千年。

  一片最具魅力的投资热土得中原,则得天下。

  新密,中原腹地,天地正中。通达天下,广交四方。

  新密古城位于黄河之滨,嵩山东麓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快捷便利,距省会郑州、新郑国际机场30公里,以郑州、洛阳、商丘为枢纽的铁路交通网连接京广、陇海、焦柳、京九四大铁路干线,东西南北,自由通达。

  新密古城作为郑州的 “休闲之都”,咫尺距离升值潜力巨大。同时新密古城又处于河南旅游集群区的核心区——郑-汴-洛旅游黄金带,极易辐射周边旅游市场,踞一地,而得八极。

  新密古城依托自身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优势,偏重体验式、休闲式的旅游开发,从中原文化、民俗风情与特色餐饮、现代休闲等方面建设开发古城新型旅游,在5000年灿烂文明的基础上再度开创新密现代辉煌。

  近二十多年来,旅游业发展迅速,国内旅游需求空前高涨,各级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,为新密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。新密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及时作出了以古城开发为龙头,实施旅游立市的战略部署,为古城开发、市场投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

  借势贤明的政策东风,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,新密,必将在现代的经济浪潮中扬帆远航。

  一座蓄势待发的休闲之都在拥有厚重文明之后,新密站在继往开来的高度,统筹古文明和今文化,为千年古城,缔造一个古今合一的腾飞理想!

  让躺卧的资源站起来,让沉睡的文化醒过来,让尘封的古迹靓开来!

  按照上海同济大学编制的“五区两街一核心”的总体规划和“游千年古城,观六朝文化”的开发思路,将新密特有的历史元素、文化积淀、古城风貌和现代气息融为一体,强力打造新密乃至河南的历史文化名片。

  核心游览区:主要展示文物古迹风貌,地方民俗风貌。对古县衙、城隍庙、法海寺、文庙、桧阳书院、过街牌楼等历史文物进行修缮,按照建筑规制恢复原貌,开发主题性游览活动。并按照地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,对核心区建筑进行整修,形成街巷-广场-院落的空间布局,恢复手工艺商业街、院落式民俗餐馆、传统手工作坊、民俗客栈等,使民居建筑与主题内容有机结合,体现地方民俗风貌。

  接待服务区:是古城旅游接待的主要窗口,将修复古城墙、南城门、东城门、西城门、城门楼、护城河,建设游客集散广场、接待中心,保障旅游接待井然有序,展示古城迷人魅力。

  休闲娱乐区:在古城西部,发展餐饮、休闲、娱乐、游览等新型产业,形成酒吧一条街、文化一条街、餐饮一条街,举行文化演出活动,展演豫剧、曲剧等地方文艺,让古城动起来、靓起来、活起来,使古城生活充满活力。

  旅游产业区:在古城东北部,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,展示玉雕工艺、手工造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,传承弘扬历史文化。

  居民生活区:按照传统风格集中建设,使其与古城的整体风貌相协调,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。

  居要隘区位,借政策东风。

  勤劳智慧的新密人民以与生俱来的文化理想和生命热情,重现六朝古城之风韵;以高瞻远瞩的战略,描绘古城未来新画卷;以厚重庄严的中华文明,强力打造“六朝古城,休闲之都”。

  新密,必将承载中华千年文明,阔步世界!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371-86579996 15237107226 传真:0371-86579996 邮箱:liding#xinmizx.com
地址:新密市青屏大街 邮编:452370
Copyright © 2004-2025 新密鼎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